• <ul id="6oqe2"><sup id="6oqe2"></sup></ul>
    
    <strike id="6oqe2"></strike>
    <ul id="6oqe2"></ul>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首屆中國古村大會在烏鎮召開

    時間:2015-11-30來源:世界酒店聯盟 作者:世界酒店聯盟
      
    致力于打造一個超部門、多學科、跨行業的開放性傳統村落保護與活化的對話機制、交流平臺和展示空間的首屆中國古村大會(以下簡稱“古村大會”)于2015年11月19-21日在浙江烏鎮舉行。

     
    屬性:開放性大會每年一屆
    近年來,我國保護發展古村落的步伐不斷加速。2013年到2015年,連續3年中央一號文件,都分階段提出要制定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切實加大投入和保護力度;2014年11月,住建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國土部、農業部、國家旅游局7部委聯合公布第三批國家級傳統村落名單后,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總數已達2555個。同年,前兩批共600個中國傳統村落正式獲得中央財政支持。


     
    不容忽視的是,當前在中國的廣大鄉村還分布著數量龐大的古村落。這些古村落均保留了較大的歷史信息,即建筑環境、建筑風貌、村落選址未有大的變動,具有獨特民俗民風,雖經歷久遠年代,但至今仍為人們服務;雖然沒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但其數量大、范圍廣、監管難等現實問題顯現的社會意義極其突出,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和社會公眾的關注。尤其是一些鄉村地區的古村正在倒塌和拆除,另一方面城市里的大量年輕群體由于平臺、橋梁缺失等因素制約,想返鄉創業而不得,加之古村保護與發展政出多門,將會成為未來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障礙性問題之一。


     
    與此同時,包括學術界、文化界、民間團體等社會各界持續關注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問題,相繼開始了各自的行動,自上而下,國內在如火如荼地掀起一場古村保護與發展的熱潮。政府官員、學術界、文化界、新型投資者、返鄉青年、民間團體等,逐漸形成一個關注中國古村落保護的群體,他們需要一個廣闊的平臺來交流思想、發布信息和獲取資源,力圖推動中國古村落保


     
    護和發展事業健康有序發展。此外,百年鄉建與古村保護歷程也飽含著理想和艱辛,古村的事業寄托了幾代鄉建人、古村保護人共同的使命延續,當下開展古村話題的全國議事平臺迫在眉睫。基于此深刻理解和認識,為把各方資源聯盟結合起來,促其爭鳴;為全國古村落建立一個大本營,助其聯合,中國古村大會孕育而生。


     
    據了解,中國古村大會屬于開放性大會,致力于團結國外富有學術成就、輝煌政績、驕人商戰經歷的政界、學界、商界精英,秉承務實、兼容的認知態度,著重探索中國古村落保護與活化的熱點問題,締造國內頂尖的新銳思想圈,成就中國古村保護發展間開放而高效合作交流平臺。


     
    中國古村大會主體會議擬每年一屆,其遠景目標是將古村大會由探討古村保護與活化重要事務的話語平臺,逐漸發展成為深度介入事務解決進程的實體組織——以政、商、學界意見領袖組成的理事會(協會或聯盟)為基礎,整合國內外高端思想資源,以向企業或區域政府提供調查報告及可行性方案,深度介入古村落保護與發展,從而整合資源,從規劃、設計、運營等多個環節,形成良性經濟生態圈,實現傳統鄉村物質與非物質要素的保有與傳承的目標。

     
     
    主線:做細“保護與活化”文章
    主題。首屆大會主題定為“保護與活化”。釋義為:古村落是傳統農業生產和生活的社會單元,是農業文明的結晶。在現代社會,古村面臨巨大的威脅和挑戰,但是它們所蘊含的智慧依然是人類發展的思想源泉。尤其是在工業化、城鎮化高度發展的背景下,為傳承傳統優秀文化、平衡城鄉關系、滿足鄉愁體驗、重振鄉村社區,對尚有整體或部分傳統村落建筑、非物質文化遺存、傳統鄉村組織結構的自然村或行政村進行積極保護的同時,強調通過主動的產業體系、生活方式與社會結構調整,適應現代化社會發展主流,探索有益于古村持續經營和社會繁榮的發展道路,以實現傳統鄉村物質與非物質要素的保有與傳承的目標。

    宗旨。首屆古村大會宗旨是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古村發展之路,整合優質資源并實現資源共享,推動古村制度與法規層面的頂層設計,總結傳播古村保護和活化的成功模式,注入古村時代精神和移動互聯網思維,導入創客,再造鄉紳階層重塑鄉土文化,全力構建國內規模大、開放度高、成效多、影響廣的古村發展與信息交流平臺。


     
    定位。首屆大會定位是中國古村落的集中展示,古村保護與活化理念的前沿碰撞,各方資源的無縫對接,全民參與古村保護與發展的前沿行動,為古村和社會企業開展合作、展示形象提供舞臺,為社會大眾了解古村歷史、參與古村保護與活化創設窗口,為古村保護、發展和活化探索新路子。

     
     
    內容:以會為主以展為輔
    首屆“古村會”采取了“以會為主、以展為輔”的辦會模式,主要內容包括主題峰會、展示洽談等三大部分。其中:
    主題峰會。圍繞“保護與活化”大會主題,邀請農業、文化、旅游、建筑、創客等方面的專家學者和實踐者圍繞“保護與活化”主題進行研討和分享。大會分為特邀報告和主旨演講,設4個主題論壇,分別從“古村+制度”、“古村+文旅”、 “古村+眾創”、“古村+公益”等議題展開探討交流。


     
    展示洽談。現場設立“項目對接長廊”邀請傳統村落和古村進行會場外的展覽展示,主要宗旨是展示古村自然、文化資源,進行旅游營銷和招商推介。同時邀請國內頂級的古村古鎮旅游規劃設計機構進行成果展示,展示其優秀的規劃設計作品,促進參會各方有效對接,實現古村間的資源共享,幫助項目與項目、項目與資金、項目與創客盡可能實現無縫對接、聯絡。
     
    亮點:精彩紛呈亮點頻閃
    首屆中國古村大會具有規格高、規模大、影響廣等特點,是匯聚各界名流、媒體高度聚焦、共享發展機遇的高端盛會。
     
    ☆   規格高:群賢齊聚盛會
     
    首屆“古村大會”由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古村之友全國古村落志愿者網絡、盤古智庫、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鄉村文化研究院等單位聯合烏鎮
    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演講嘉賓匯集國內建筑設計、旅游規劃、實踐專家、鄉村創客等方面頂級專家學者,全面整合與充分發揮其思想智慧資源,激蕩思維、自由交流,締造新銳思想圈,終將成就有影響力的古村保護與活化觀察平臺。
     
    ☆   規模大:與會陣容鼎盛
     
    首屆“古村大會”面向全國古村落的有關部門、積極投身古村保護發展的創客精英、已經成功運作古村項目的相關企業,以及一大批關心古村落的全國志愿者群體,吸引來自全國25個省(市)的近700名代表積極參與。
     
    ☆   影響廣:參與價值廣泛
     
    首屆“古村大會”選址烏鎮意義重大。以期聯合全國學者和實踐者共同努力,群策群力,共同為中國古村的保護和活化事業貢獻力量。同時,新華網、人民網、中新網、中新社、參考消息、CCTV、《中華遺產》雜志社、中國旅游報、中國建設報、騰訊網、鳳凰網、《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中華手工》雜志社、鄉村地理雜志社、《境鑒》雜志社、《靈犀》雜志社、中國國家旅游、騰訊大浙網、旅游地產觀察、世界酒店雜志社、中國經濟時報、財新傳媒、商務印書館等全國各地主流“多媒體”密集聚焦首屆“古村大會”,參與價值極其廣泛。
     
    未來:古村大會才剛剛開始……
     
    首個古村保護基金會成立在即。本屆古村大會上,由古村之友全國志愿者網絡聯合各民間力量發起的國內第一個關注古村保護與發展的公益基金會,即將宣告成立。同時,由古村之友與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共同成立的第一條古村救援通道,也將宣告成立。
     
    第二屆古村大會將在山東召開。大會閉幕式上,隆重舉行了第二屆中國古村大會的舉辦地點授旗儀式。具體大會的內容設臵、板塊分布、參會規模也將在會后陸續發布。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