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勝利賓館有讓人著迷的歷史厚重感。

安靜的房間陽臺。
走進沙面,老牌酒店勝利賓館很難不引起人們的注意。最令我感興趣的是,整個酒店都在“老”字上做文章。 在中國,很少能看到白發老人還穿著工作服忙忙碌碌,但在勝利賓館里,這里的服務生很多都是老頭,彬彬有禮的服務,熱情的笑容,與他們聊天,發現他們都在這打工了大半輩子,感情深厚,談話間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雖然鶴發,但在細節服務處卻半點不馬虎。 在酒店西樓大堂,我曾見這樣一個場景,三個外國游客進到酒店,一個白發老員工立馬上前,熟練地與客人交流,并立馬幫客人把幾個碩大的行李箱搬上行李車,一個年輕的外國人估計看他年紀比較大,想上前幫忙,他笑著用英語熟練地說:“客人只要一進這個門,服務工作就該交給我們。” 酒店的門口,有一棵百年老榕樹;在酒店西樓,門口亦有一株已經有300多年歷史的老樟樹,粗壯的樹干與繁茂的枝椏伸展在酒店門口。兩者交相輝映,互成亮麗風景,守護著酒店的前世今生。 老樟樹本身也有一段故事。從樹桿上的介紹可知,327年前,這棵樟樹就站立于此。19世紀中葉,英法殖民者強入國門,將拾翠洲辟為租借。這片沙洲自此改名換姓后被大興土木,殖民主義者砍掉了成片的綠樹,并植下新的樹苗,但是這棵古樟僥幸被保留,佇立至今。 勝利賓館西樓的前身是1920年在此落成的香港匯豐銀行。酒店的歷史,及一百多年來老西關的記憶,定格在一張張黑白照片中,掛在通往酒店客房的走廊上。照片中有勝利賓館的前身1920年落成的香港匯豐銀行的照片,還有在沙面近幾十年的三次整治時期,這棟古老建筑經歷的變身的留影。上世紀80年代中,勝利賓館在整治中被涂上了淺綠色,在本世紀初的“三年一中變”時期,又被涂上黃色。2008年,為迎接廣州亞運會的主辦,又還原了樓外全灰黑色麻石的原貌,如今看到的便是。 采寫、攝影:南都記者蔡賢麗 作者:蔡賢麗 酒店體驗
老服務生訓練有素
百年老樹成酒店獨特標志
老照片定格歲月變遷